和别人说到佛经,那就稍微说几句佛吧。
佛家的东西我并没有深入接触,但是从日常我们了解的佛家只言片语中,还是能够找出其与易经的相通之处。
别的不说,就说几句大家都听过的:
1.“四大皆空”,或者“色即是空”之类的话。
我们姑且不去管佛祖的本意是不是就是说酒色财气不好,这句话的关键在于一个“空”字。
何为空?空就是无,就是没有,就是虚幻,就是不要。
所谓四大皆空,固然有劝诫世人不要沉溺与肉体享乐的意思,但这更多的是世人的附会,
创造佛教而引出这句话的乔达摩•悉达多(即传说中的“释迦摩尼”,如果真是他创造的话)的根本意思其实应该是指酒色财气等等世间享乐,其实源自“空”,最终也指向“空”,也就是虚无。
同样的,“色即是空”的意思是说一切尘世俗物,说到底都是“无”,
所以人类可以不要沉溺世俗享乐了,这个“空”或者“无”的大道才是值得追求的啊!
为什么都是“空”呢?
易经已经为我们解释了,万物来源于虚无的“道”,也就是宇宙规则。
“道生一”,这种规则生成了宇宙,
“一生二”,宇宙中产生了阴阳二气,
“二生三”,阴阳二气相互交融形成天地人三界,
“三生万物”,天地人三界中产生了我们接触到的世界万物。
或者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差不多的意思。
所以,一切的来源都是虚无,一切的俗世享乐归根结底也都是来源于那个虚无的“道”,自然也就“即是空”了。
当然说它是虚无的并不是一个贬义,而是它实在不好描述,也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只能用“虚无”、“空”等词语来形容。
2.“往生极乐”
佛家经常会提到这个词。
什么是极乐?
佛家的说法大体说来,是西方佛祖居住之处,没有尘世痛苦的世界。
这种说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仅仅简单地理解为“西方某个我们不知道的地点”,就太狭隘了。
说西方,是因为佛教从印度传来,印度在西,所以佛祖在西,
而真正的“极乐”,指的仍旧是虚无的“道”,
由道演化而来的世界是没有什么“没有尘世痛苦”的地方的,因为那已经是具体的“相”了,佛家经常说什么无众生相,无我相,其实就是说一个人要看透天地,就不能将自己的眼光集中在“相”上,而要用思维跳出这个具体的世界,从虚无,从道,或者说从佛的视角看问题。
3.“转世”、“六道轮回”与“因果”
这几个词其实是相互联系的。
所谓转世,从西方科学的角度当然是不可理解,甚至一味斥责,认为愚昧透顶。
当然必须承认,以转世之类的手段蒙骗世人的家伙也大有人在。
但是从易理来说,简单的讲,我们的意识其实都来源于同一个“道”,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意识也会回归道的怀抱,随着新的婴儿诞生,道会再次分出属于这个婴儿的意识。
所以转世的说法,从某种角度来看并无不可,因为说到底都是同源同根。
所谓“轮回”,我并不是很确定,我们经常能看到说诅咒某人这辈子干坏事,下辈子做猪狗,大概我们可以理解为诅咒一个人失去作为“道”的本源正统分支“人”的资格,是很严重的诅咒了。或许有一点点的不明了,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佛家和易经的关系。
但是佛家说的“因果”,确实存在,只不过大部分人都还是太着相,将其想成了“我今天施舍了一个乞丐,明天肯定能捡到钱”这样简单的善恶报应。其实不然。
真正的因果要跳出物象,从阴阳的角度看,
世间万物说到底都是阴阳二气融合而成,这就好比一个二进制的计算题,说二进制可能不好理解,我们以十进制举例:
比如说,当你做了一件好事是3(数字我随便举例,因为不同的事阴阳二气如何组合无比复杂,没法说清楚),加上你今天吃饭吃不下是2,那么结果必然会导致某件事为5,或者中途又有个人来拜访你的事情是1,那么可能最终这个某个事就变成了6。
可能我说得看着头晕,但是说到底,易经也好,佛家也好,所谓的因果就是逻辑学,只不过是超越了一般认知的逻辑对象,但逻辑本身的规则一点没变,因为有因,所以有果,就这么简单。
还有那首有名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如果看懂了我上面说的,这个诗就很好理解了,菩提树是道是虚无,明镜亦是虚无,他们本身就是道嘛,就是虚无的嘛,就连尘埃也是来源于道,如果真的看透一切哲理,自然不会为了“染尘埃”这样的小事烦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