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大安法师 | 2022冬季(云端)佛七答疑
级别: 初级版主

UID: 156786
精华: 2
发帖: 3361
威望: 1535 点
金钱: 30892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46 点
在线时间: 44475(时)
注册时间: 2014-03-23
最后登录: 2024-11-0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0 20:28

0 大安法师 | 2022冬季(云端)佛七答疑

大安法师 | 2022冬季(云端)佛七答疑
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 发表于江西

1











请问:阿弥陀佛,是在宇宙之内,还是在宇宙之外呢?



答:你问的是一个很形而上的问题了,但这个问题的思考不是逻辑思维所能够去讲的。你说阿弥陀佛是在宇宙之内吗?他可能不在宇宙之内。何以故呢?这个宇宙本身就是我们众生的业力感召的,或者是我们无明妄念所呈现的虚幻之相,是不真实的。那阿弥陀佛是契证真实实相的人,他怎么能在宇宙之内呢?但是是不是在宇宙之外呢?他也不是在宇宙之外。非内非外,即内即外。那这就是离四句、绝百非。



那总的来看,阿弥陀佛是有三身的。阿弥陀佛的法身遍一切处。当然他的法身也在我们众生,哪怕是妄念所构建的这种法界里面,这叫阿弥陀遍一切处。阿弥陀佛从法身可以显现报身,那是为度化(大)菩萨所显现的。又能从法、报二身显现应身,那是为了度业力凡夫的,所谓八相成道的身。又能从法、报、应身当中显现化身,就是度十法界所有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这个身。所以阿弥陀佛有四身,法、报、应、化,这四身。那你说阿弥陀佛是在我们宇宙之内,还是在宇宙之外呢?这不是简单地去说的。






我们说阿弥陀佛也肯定是在我们这个宇宙里面,但不是以你认为的客观的那种东西显现着。常常比喻,佛就是镜中相,水中月,梦中事。镜子里面的相,阿弥陀佛显现在镜子里面,你说他是有呢还是无呢?你说他是有,你也抓不到。你说他是无吧,显现的形象在那里。水中之月也是这个,你说他没有吧?哎,看到是有月亮。你说他有吧?你从水里面能捞月亮出来吗?也捞不出来呀。所以这就是法界当中非常神妙的一桩事情,他只能用“感应道交”这个原理去解释,而不能简单地从线性思维——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去理解)。



说我们的心性,你都不能简单地说我现前一念心,你说是在内,这个心是在内还是在外,还是在中间,还是在六根?都不在,觅心了不可得,但这个心离一切相,又即一切法。但是我们从事相上,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存在性。阿弥陀佛就在众生的内心,我们就在阿弥陀佛的内心,这叫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我和众生都在阿弥陀佛的心内,阿弥陀佛和所有众生都在我的心内。这心、佛、众生在生命的相状上,他的迷悟、功德,悬殊天壤之别,但是心、佛、众生的本源性的真如实相是平等不二的。这样去理解。






2











请问:一念佛,晚上做梦就有很多鬼魂来找我。我就不敢念了,请问怎么办?



答:你想一想,你不念佛,这些鬼魂不找你,你一念佛就来找你,这是为什么呢?就是这些鬼魂跟你有缘,知道你念佛,想乞讨你一点念佛的功德,得到一点救度,是这么一个原因。所以你赶紧要有慈悲心——你们来了很好,我把念佛的功德给你回向。那你梦中的鬼魂一定会对你顶礼膜拜了,由于你一念真的回向了,他们借助你回向的功德,离开了鬼道了,生到善道,甚至直接有善根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你不要不敢念,你要念得更多,以慈悲心去念,以感恩心去念。这些鬼魂能够在梦中显现出来的,都是跟你有缘分的,多生多劫的父母、师长、眷属,你要给他们回向。






3











请问:没有皈依,佛力是否会加持?或没有皈依是否可了生脱死往生西方?还是如基督教,“信我得救”?



答:皈依重在实质,当然形态也需要。如果你现前一念,真的相信有阿弥陀佛的存在,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至诚念佛,这在实质上你已经有皈依了,也一定会蒙佛力加持,往生西方的。但这种你真实有的东西也要靠形态来表达,就是有条件还是要到寺院做一个三皈依的仪式,就更好一点。就好像世间人,他没有上大学,但是通过刻苦钻研,他也有大学、研究生的真实水平,自学成才。但是如果你是科班出身,又有一个证的话,那这个含金量就高一点,敲门砖也敲得灵光一点,所以,还是尽量来做一个三皈依的仪式。



能不能了生脱死是在你是不是具足深信切愿持名,感通佛力这个本质上来说。这跟基督教讲的又有一点差异,基督教“信我得救”,信上帝就能得救。但我们净土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谈“信、愿、行”,要谈三个要素的,不是一个要素。“信”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心性上的东西,你一定要把这个“信”转为你的“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这个愿力,然后把你这个信愿,你要落实在一个形态上,就是执持名号,你的“行”是表达你有没有“信愿”的一个标志。同时,这个“行”也是满你的“信愿”的一个先决前提。所以,这个“信、愿、行”三者,它是鼎足而立,不可缺少其中之一的,所以不是说信了就可以了。






4











请问:有师兄认为不用念佛,要多多地做功德就好,这种想法对吗?



答:你多多地做功德,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能做多少功德呢?你大部分发心好像都是福德的范围,没有般若的空慧、无我的精神在里面,你是很难成为功德的。“功德”是无为的,无漏的,出世间的,很多人做了一些善事都是感得人天福报的“福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强调念佛了,你做世间所有福德不可能了生脱死的,只有信愿念佛,蒙佛愿的加被,临命终时接引我等众生往生西方,才能成办了生脱死、圆成佛道的这桩大事。所以念佛比任何的福德都来得重要,而且念佛就包含着福德在里面。何以故呢?因为名号里面具足着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六度万行的功德都在名号里面。所以,一心念佛你就把阿弥陀佛的布施波罗蜜转化为自己的福德了。所以,念佛是第一善行,最高的善行,能够含摄世间、出世间一切的福德和功德的这种善行。






5











请问: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佛经里也强调这些,我们不是要断舍离、苦行、衣食住行都简单不贪著吗?《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怎么理解佛、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算不算“相”?



答: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的七宝,乃至无量的众宝。甚至不断地说这些珍宝都是十方世界所有珍宝当中之“精”。就是没有比极乐世界的那个珍宝更为纯粹,更为庄严,更为妙丽的了,是珍宝当中的精华当中的精华。那有人说,那极乐世界这么多金银珠宝,一去怎么修行呢?不把我们的贪心调起来了吗?这是以凡夫知见来看的。为什么在这个世间我们要衣食住行简单?这正是要培养一种少欲知足的心态,因为我们的贪心很重。如果你不把欲望降低的话,那你可能都会猛扑到占有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当你物质上的欲望占上风的时候,你精神层面是出不来的,升华不出来。所以在这个世间修行,还真得要修苦行,修离欲之行,生活越简单越好,越离开贪恋执著越好,因为这是秽土。






那极乐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状态了。它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愿心里面流现出来的,它本身是清净的,是从空性里面出来的。而且这么多金银财宝,不是阿弥陀佛故意要搞那么多的金银财宝,它是法尔自然就呈现这样的七宝庄严,是由于阿弥陀佛无量劫的积功累德的修行,他的大福德来庄严的。那你也不要害怕,到极乐世界,这么多珍宝,诱惑我太大。没有关系啊,你到了极乐世界已经是有无我的智慧了,你把这一切都已经看空了,你已经没有贪欲之心了。不会像这个世间,我们有贪心,看到金银珠宝眼睛发亮,赶紧弄过来,放在保险柜里面,再派几个保安,天天还睡不着,看看是不是被人偷了。他不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发愿是没有我和我有的观念,他的空性出来了,也没有我所有的概念了。所以这些金银珠宝在往生者看来,就像我们每天接触空气和阳光一样,他不会有贪恋、执著。谁会贪恋这个氧气呢?因为氧气太多了。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贪恋金银财宝?太少了,稀有金属。弄到一个金砖不得了了,是吧,传家之宝。那极乐世界到处都是金砖,你还要怎么样呢。所以,这些你不要担心,到极乐世界那么多的金银珠宝,我怎么修行呢?不是这个概念,你到那里才发现这些金银珠宝,万德庄严,是我们自性本有的庄严,消归自性。我们自性,“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的庄严。






那《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确实是大乘般若系经典的一个核心的理念。这是破执著的,因为凡夫众生都会停留在相上,认为这个相是真实的。那《金刚经》会告诉我们,一切相,一切法都是缘起的,当下它是自性本空的,一法不立的,都是虚妄,虚妄之相,幻化之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能够在相的缘起上见到无相的本质,你就见到那个如来之性了。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千真万确。



那怎么理解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的相?西方极乐世界也是相。从本质上来说,它也是虚妄的。一心具足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佛法界,跟其它九法界同样是相,同样是缘起法。刚才一个基本原理:凡是缘起的东西,自性本空,毕竟空,无所有。但这里要注意,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幻现出极乐世界?就是救度众生的方便。因为众生做不到无相。所以就要靠有相、清净的刹土来接引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里,你从有相契入到无相,契入到常寂光土。



如果你没有这种——叫“指方立相”——善巧方便的话,你就度不了九法界众生。众生都是很执著的。所以根据执著种种相的众生,建立一个清净之相,让你把这个浊恶的相转化为一个清净的相。娑婆世界浊恶之相你去追逐、执著它,你会起惑造业,你会轮回,你会堕落。转化为极乐世界的这个清净之相、名号之相,让你执著。这种执著因为他是阿弥陀佛的心显现出来的,这叫指方立相、住相证果——住在这个相就能证到大乘的佛果,就能了解诸相非相、真如法性,回归这个如来的大寂灭之海。所以极乐世界它是幻相,但这种幻相它能够帮我们契入到真如实相。






6











请问:众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还有其他吗?



答:当然有啊!佛应众生的根机,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降伏其心的方法。四念处,五停心观,数息法,不净观……这些都是在降伏其心的。那包括《金刚经》说,须菩提问“菩萨如何降伏其心?”——那就是如何安住其心、如何降伏其心。佛在《金刚经》讲了“无住生心”,你要发菩提心,你要度化一切众生,而在度化一切众生又无一众生可度,无一众生可度又炽然地去度众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你降伏其心。



大乘经典、小乘经典说了种种的降伏其心的方法,那我们净土法门这句名号,就是最好的降伏其心的方法。何以故呢?《金刚般若》讲“无住生心”,“无住”就是对一切幻相你不住。然而我们众生都是住相的,看到比如金银珠宝、五欲之相、六尘之相,马上他就住在那里,“住”就是贪恋、执著。一贪恋执著,你的心就被它黏住了,粘滞在那里,你就“住”了,在住的过程当中你自己起惑造业。“无住”就是你知道它的空性,像行云流水,你不贪恋,你不执著,它就是幻化的,这是无住,这是谈空性的。






但空性你又不是断灭空,又不是顽空,他还要生其心。这个“生其心”就是在空性当中生修一切善法的心,生菩提心,生六度万行的心,这样才能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契证到空性的体,由体起用,你就修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你就在积累菩提的资粮。



那无住生心,这个原理放在念佛上是非常恰当的。比如我们执持这句名号的时候,就在“无住”,当下你住在名号上就不会住在五欲六尘上,你就离开了世间乃至出世间的所有的东西,我就住在名号上。但名号不给你分别的余地,不给你……哦,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什么味道啊……,他就是当体即空的,一种音声,一种符号。不让你去起妄念,这就“无住”。名号当中的阿弥陀佛的无量寿的功德,就给我们无住的、这种空性的、一个深层的内涵。同时,这句名号你又作用于我们的耳根在听,孤明历历,你这句佛号能够念出来,念清楚、听清楚,这就在“生其心”。无住生心,生心又无住,当体即空,这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当下你这个心不会乱跑了,因为你这个心安住在佛号上,就安住在无上正等正觉上了。






那众生的心都是弯曲的、分别的、贪恋的、执著的,我们的心是离不开贪嗔痴慢疑这些根本烦恼,以及随行烦恼的。所以你让众生没有这些分别执著是很难的。所以就像龙树菩萨有个比喻,众生的心就像这个蛇,蛇的本性就是要盘起来的。你天天指着它:你不能盘,蛇身要直,你让它直,它直得起来吗?它就是本能地就盘在那里。凡夫众生的心本能地就在那里打妄想、分别。所以你得要有善巧方便,你要让这个蛇把身子直起来,有一个方法,搞一个竹筒子。让这个蛇钻到竹筒子里面。那这竹筒子是直的,蛇身进去了,它也不得不直。



众生妄想分别弯曲的心,让他(干)什么?给他一个名号。名号是清净的,是正直的,这就是你去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就等于这条蛇钻到了竹筒子里面,不得不身子直了。这就是叫“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他也就慢慢地趋向于佛心那样的清净、正直、平等、慈悲、广大、菩提、智慧。他是这么一个——包括止观,一般天台家说你不修止观是很难踏上修证菩提大道的。但我们说你执持名号就包含着止观。刚才讲无住就是指止的方面,你生心就是观的方面。






我们念佛的时候以无量寿的寂定就生起了一个止的功能,我们当下都摄六根,不就在止吗?都摄六根,远离世间的十八界,五欲六尘,这就是包括世间的一切境界之相,这都是修止的范围。修观的范围一般是讲观这个因缘所生法,你能够清清楚楚观起来。那我们当下就是把这个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这个观就在里面,那你的观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是建立在无量光的基础上。正因为有无量光的妙用,这句名号,他才能生得起来,这句名号作用于我们耳根的这个聪力,他就能够听得清楚。你能够念清楚,听清楚,是建立在无量光的功能的这个范畴当中,无量光就建立了一个观的一种内在的生命内涵。所以念佛,执持名号,你老老实实去念,确实是降伏我们的烦恼心、散乱心、贪欲心、嗔恨心、无明心的一个最好的善巧方便,这叫“方便中第一方便”。



所以一个念佛人,你念得跟名号相应,慢慢的我们的心就有点佛心的那个气氛,你就可能身心比较柔软了。就不像那个原来那么刚暴了,碰到什么事情,你可能会从自身找原因。看到穷苦无告的人,可能你的慈悲心也会上来了。对自己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反省力量上来,这个惭愧心能够生得起来,这些都是接近佛心的一种——我们凡夫的那种粗糙的轮回心在转凡成圣的这么一个过程。当我们念佛,能念的凡夫心和所念的弥陀名号的那个佛心高度耦合的时候,我们还真的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切念佛的众生最终都能成为阿弥陀佛。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大安法师 | 2022冬季(云端)佛七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