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念佛,如何定位才最有效?原创 江苏金湖大佛寺 随缘念佛
仁焕法师,出生于广西。1982年皈依三宝,1995年剃度出家,拜江西云居山首座和尚、同安寺方丈慧参长老为师,1997年于云居山受三坛大戒。
法师出家即立下“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之大愿,讲究实修实证,不尚空谈,以道为依,以德为重。
在道场建设上,不重香火之旺衰,重在建设以服务十方、满意十方、不攀缘、不化缘、不求缘为理念的清净念佛道场。倡导人间佛教精神,教导众生“以家庭伦常之道完善今生,以弥陀本愿之法横超三界”,以“知恩、感恩、报恩”为人生第一法。
今天和大家分享:佛慈悲的理念。
净土法门倡导信、愿、行。信愿行的特点是:相信佛的慈悲,愿意接受佛的慈悲,跟上佛的慈悲。慈悲是佛主动帮助我们,不是我们求他才帮助的。
禅宗讲无所求,净土宗讲要有定位,明确方向。为什么有人念佛几十年不得往生?就是没有定位。没有定位,虽然念佛,却不懂自己在念什么,佛慈悲主动帮助,你没给他机会,佛也无奈在旁边看。如果有定位了,就是舍命全交确定交给佛来帮助,念佛就是为了完成定位。
我从2002年开始弘扬净土到现在,一直保持分享、赞叹佛的功德。在《佛说阿弥陀经》里有一段经文是这么说“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互相感恩,自己得到好处了,必定要感恩。
佛教有句经典的话——依教奉行,不是听别人随便怎么说,而是应该以经典为主。经典是佛讲的话,依经典来学好自己,用好自己,就对了。
听别人讲,要看他使用的方法是不是经验,真正有经验的人叫善知识,不局限于出家或在家。我学过密宗,密宗上师的传承,不是经典的传承,也不是咒语的传承,而是他经验的传承,这个叫密法。
为什么叫密法呢?经典里面没讲,而是他本人经历的经验,所以叫做传承法。我们汉地也一样有经验的,比如长期助念的在家居士。
下面讲定位的作用。依经典上讲,佛为我们定位:十念必生,一念必生。如果真正发无上菩提心了脱生死,从一念必生愿意往生,那你十念也好,百念也好,自然就变成念念往生。
十念必生和一念必生有什么不同呢?十念必生是十念以后才确定往生一次。我觉得这个有一点麻烦,我原来修也搞不来,容易念到一半妄念来了,也不知道多少念了,还不如念这一念,就是这一念必定要走,这样最方便。
有一念必生,自然成为念念必生!这个叫做定位。所谓一念必生,就是这一念就必定往生,这才叫做必生!虽然经典里面没提到“定位”两个字,但是佛教给我们就是定位的作用。假如我们一念没有必生,纵然十万念都是假念!所以说应该从一念必生,成为念念必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提到:“母子相忆”,母亲怀念子女,子女想念母亲。什么是母,什么是子呢?佛名号是代表佛,所以佛名号就是母,我们念,我们是子。佛名号就是母亲,我们念佛的人就是子女。什么叫母子相忆呢?我们的生命,心态是母亲,念头是子女;身体是母亲,一口气是子女。
心态保持跟上一句佛名号没有妄念,用必定往生的心态来念这一句佛号,就叫做心态专注佛名号了。念头集中在一口气上,佛名号锁定一口气,念头也锁定一口气,这样就没有妄念,跟上一句佛号,就回归终点了。精力集中在一口气上叫锁定,心态跟上一句佛号叫专注,念念专注,念念锁定,自然就同步回归终点。
我们为别人助念怎么做?“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上求菩提就是自己保持专注一句佛号来锁定自己一口气跟佛同呼吸。下化众生是我们的呼吸和往生菩萨、和十方同步连接一口气,念念往生,把往生菩萨随一句佛号送到终点。
助念的人必定要有三个概念:决定到!必定到!肯定到!当你怀疑就没有决定了!当你怀疑就没有必定了!当你怀疑就没有肯定了!既然有决定、必定、肯定,就不要再有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