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闻思修的不同阶段,佛语有不同利益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89
威望: 1982 点
金钱: 203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485(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6
楼主  发表于: 2024-06-13 20:53

0 闻思修的不同阶段,佛语有不同利益




【“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
最初听闻世尊的语言时,就能夺走听者的心意,其次如果能够如理思维的话,也能遣除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以此显示了闻思修佛语,初中后三时其殊胜的功效。
首先,最初听闻佛语时的功效。“且初闻尊语,能夺闻者意”,最初听闻世尊讲法的语言时,我们的内心就被这殊妙的法语夺走了。“且”,是语气上的连接。“能夺闻者意”,指能夺走听闻者的心意。“夺闻者意”,就是内心完全被它吸引而专注在上面。
为什么佛语能有这种功德?前面讲过,佛的语言极为柔和美妙,具足六十种支分,具种种胜妙功德,极为微妙,同时所宣讲的法义都是在无谬指点世俗胜义的真相。以语音和美,语义无谬等的缘故,有智慧的人一听到佛所宣讲的法语,内心马上被吸引了,觉得这真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妙音,在指示世间的真相、离苦得乐的正道,这样的语言在其他处哪里能得到,所以内心倍加珍惜,马上全神贯注于佛说法的音声上。这就叫做心意被佛语夺走了,全部都随逐着它,专注在上面。
音声和美,又有真实内涵的语言,确实能够吸引闻者的注意。在世间中,如果一个人的语言,首先音声不美,听的人不悦意爱乐,就不愿意专注。再者,如果所讲的意义有种种错谬,不能对治烦恼,没有显示世间真相等等,听的人觉得话讲得没道理,也不愿意听。但如果音声和美,意义又清净无谬,这样极有价值的语言,有智慧的人就会被它夺走心意。
其次,思维和修时出现的功效。“次若正思惟,亦除诸贪痴”,其次,如果我们正思维的话,就能除断贪痴等烦恼。“正思惟”,指如理思维而修。“贪痴”,是以贪痴代表贪嗔痴等所有一切烦恼。这是讲在听闻佛语之后,如果能如理思维所闻佛语的话,必定能遣除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
除贪痴,也就是除烦恼,其实是指从根断除所有烦恼的种子和现行。种子和现行都遣除了,就是所有烦恼从根彻断了。这是讲思维而修习佛语的时候,能从根断除内心所有一切的烦恼。前面讲过,佛语本身具有对治烦恼的作用,是从佛的大智慧中流露出来的,对治众生烦恼病的妙药,法尔有这样的功效。我们缘着这样的法语妙药思维修习,自然能遣除所有烦恼,彻底治愈烦恼病。在深的教理中讲,烦恼都来自于无明愚痴,佛语能显示万法真相,从根去除所有一切暂时的无明客尘垢染,让心性本具的光明显发出来,了达万法的真相。这样就破除了无明,没有了所有一切由无明发起的烦恼,因此能从根治愈所有一切烦恼病。
以上按偈颂讲了闻思修佛语在最初和后来所能达成的利益。最初因为极美妙的缘故,我们内心被其所夺,后来如理思维也能真实利益到自心,除掉了心中所有一切的烦恼种子和现行。
下面再按照其余经教中所讲,闻思修三时佛语所能产生的利益,来作抉择。
首先,《辩中边论》中讲:“此增长善界,入义及事成。”“此”,指佛语或圣法。佛语能增长我们的善根界,令我们入于法义,令所求之事成办。字面是这个意思,实际内涵是指闻思修三时,分别能达成此处所讲的三种利益。最初听闻佛语能增长我们的善根界,让内心的界或种性得到增长,其次如理思维能让我们入于法义,再者思后修习能令所求之事成办,也就是内心希求的现前究竟利益都能得以成办。这是佛语在闻思修三时所能达成的殊胜利益,都可以视为佛语的功德。
其次,《大乘庄严经论》中也讲:“此法随时善,生信喜觉因。”这样的法,也就是佛语,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善妙的。“时”,就是初中后三时。“随时善”,就是初善、中善、后善的意思。初善,最初听闻佛语的时候能让我们生起信心;中善,中间思维佛语能生起欢喜;后善,如理修行之时能产生觉,也就是生起智慧。闻思修初中后三时,佛语分别让我们生信、生喜、生智慧。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闻思修的不同阶段,佛语有不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