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专一持名,翘勤发愿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489
威望: 1982 点
金钱: 20327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485(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6
楼主  发表于: 2024-06-16 17:03

0 专一持名,翘勤发愿

 对于那些连伏惑、发悟都达不到的人,他只是参禅,然后他能粗粗地看到一点向上的气氛,但是心里面疑惑还没有断的人,比如说一听到极乐世界小中具大,无量无量微尘(这每一粒微尘是比电子还要小多少万倍的中微子),然后这一粒微尘里就有无量的佛刹,而一一佛刹都有毗卢遮那佛成佛——你觉得大包含小可以理解,这个小包含大就不理解了,因为你是凡夫。
  但是,其实你可以比量地知道,就是从全息你就可以知道,全息它就包括了整个无量法界;所以当你真正功德力到了,你的神通妙用到了,当然你就能够见到了,这个极微尘(这一粒中微子)它就有无量的全体法界,无量的佛世界都在里面了。华严就是如此胜妙,重重摄入,重重无尽,互容互摄,无有障碍,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如果你心里面还有种种的疑惑没有断掉的人就更加要“专一持名,翘勤发愿”。
  这里面就把我们修行的两个要点都讲透了。就是你修行有两个,要一直一直都要坚持到最后一口气的,就是念佛和发愿。念佛和发愿要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口气,“如子忆母,毕命为期”,像儿子思念母亲一样,毕命为期。
  这是个比方,阿弥陀佛就是母亲,阿弥陀佛就是本觉;我们能念的心就是儿子,就是始觉,所以,如子忆母,然后子母光明会合,就是儿子见到母亲。然后以教观熏修,还要读诵大乘经典,还要学习教理还要做观行,这个作为辅助,就能感应道交——念佛发愿是“感”,发智成佛是“应”,开发智慧了,得生净土一生成佛了,这个是“应”,感应道交。
  总结来说,“全凭一念,便摄诸门”,全凭专念阿弥陀佛名字这一念,就含摄了五门。
  《阴符经》上说:“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原,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很多人听到这个“用师”都以为是打仗的兵家学说,更不是。
  “瞽者善听”这个很好理解,就是眼睛盲的人呢,他眼根坏了,所以耳朵听力就特别好;“聋者善视”,耳朵听不见的人,眼睛就特别好。
  “绝利一原,用师十倍”,眼盲的人耳朵灵,所以你看古代的音乐家故意把眼睛弄瞎,然后专心把耳朵听力提高。孔子在齐闻韶,孔子听到师旷(古代著名音乐家)弹古琴,“余音绕梁,三日不知肉味”。“余音绕梁”,他一直沉浸在这个音乐的美好里面。为什么这个音乐家演奏会那么妙呢?因为他“绝利一原”,故意把自己的眼睛弄瞎掉了,耳朵听力就很灵敏了,对微细的音的差别都能够知道,这个就是“绝利一原”的道理,专一了,“用师十倍”,因为非常专一,所以力量就大了,就等于增加了十倍的力量;“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就是如果你这个专一能够相续三昼夜,就有万倍的力量。
  所以要“绝利一原”,你修行就是要这样子,以华严念佛,以华严的知见来专一念阿弥陀佛,这样就对了,这个是“绝利一原”。
  “切忌回头转脑”,就是到处东张西望,这里看看,那里听听,就不肯下功夫,很飘浮,不愿意沉下来修行。
----节选自大愿法师《华严念佛三昧论学记》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专一持名,翘勤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