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有什么诀窍能把接触到的人和事,都转化成修行的善缘?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501
威望: 1993 点
金钱: 204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6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06-22 13:51

0 有什么诀窍能把接触到的人和事,都转化成修行的善缘?

如果你的修行见解坚固,恒时按三殊胜而行,任何事皆可成修行的增上缘,在现生积累起巨大福慧资粮。在文革时,藏地有一位老堪布——嘎秋仁波切,当时红卫兵批斗他,每次押他上台时,老堪布观修:现在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应修持忍辱度;在台上群众批斗时,他观修无缘大空性;批斗完毕、押他下台,老堪布又观想:以今天修行忍辱的善根,回向愿一切众生皆证无上菩提。


 三殊胜即前行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菩提。正行无缘要求有很高的见解,对初学者来讲有点难度,但前行、后行两项,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在前行发菩提心与后行回向菩提时观想:为利一切有情而行诸法行,以此善根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么此善根即为菩提心摄受,无有毁坏、灭尽之时,而且会愈来愈增上。若没有菩提心,整天转法*、布施、修寺庙佛塔等等,表面看来善根很大,但与有菩提心摄持的善根相比较,则差之甚远。
——《入菩萨行广释》



到底什么样的人能才算利根之人?


 利根者容易证悟菩提,这里所谓的利根者是指依靠广闻博思而获得定解之人。如果广闻博学的话,那么就会通晓断除烦恼等罪业过患以及成就功德的各种权巧方便,对佛法的深义也会获得广大全面的定解,从而懂得所有的经典都是教言。


 宗喀巴大师在介绍《菩提道次第论》的特性时说道:“证悟一切佛法互不违,所有经论悉皆成教言,容易证得佛陀之密意,深重罪行险隘亦能救。”这其中的意思是说,认识到一切佛法互不相违,相辅相成;理解到所有经教均是调伏众生心相续的教言;了达佛陀的一切密意都是直接或间接领引有情抵达佛地的宗旨;依靠此等甚至是舍弃妙法的弥天大罪也能自然灭尽。


 精进修持内在瑜伽而不具多闻以及声称多闻而不精勤实修这两种人是成就遍知佛果的最大障碍。要想成就佛果,博学多闻与精进实修二者必须兼而有之。能生起证悟的功德必须要具备正道完整与毫无错谬这两种特法。否则,自心始终处于一种迷茫的寂止中,再好也只能是成了转生四禅四无色界的因。
——《山法宝鬘论》





依般若法门得解脱,需要哪些条件?


 般若空性法门非常深奥难懂,无有福德者极难得遇,得遇者若无有一定德相,也无法领受其深义,因此世间绝大多数众生,很难悟入空性法门。


 若要真正听受空性妙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闻者要质直——相续中必须远离贪著自宗和憎恶他宗的偏执,朴质率直安住,如是坦直开阔的内相续才易于接受了解善说深义,否则相续中存在自宗他派的偏执,即无由获得解脱;其次,闻者必须要具足一定的分别妙慧,能够分析辨别善说恶说,这样才能不随他人转,如理趋入正法;最后,闻者对真实义需要有希求心,否则像泥塑木雕一样,不可能无缘无故去闻受正法。


 除此三条之外,还有许多高僧大德又总结补充了两条:第一、闻者对佛法和上师必须生起恭敬;第二、必须专心听闻上师的传法。


 作为求解脱者,必须内省观察自己具足德相与否,若有缺乏之处,自己应尽一切努力去弥补,否则,极有可能断绝自己的解脱机缘。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有什么诀窍能把接触到的人和事,都转化成修行的善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