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归依三宝修法——思维佛的身功德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501
威望: 1993 点
金钱: 204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6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06-24 11:10

0 归依三宝修法——思维佛的身功德

【初知功德而归依者,须能忆念归依处功德,其中有三: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
第一科知功德而归依,是指须能忆念归依处的功德。归依处,上面已经以理决定为佛、法、僧三宝。此处就是指,要能忆念三宝的功德。
如何忆念归依处三宝的功德?要先了解三宝的功德,此处分成三段:一、佛功德,二、法功德,三、僧功德。这三科,在发起对三宝的信心上有极关要的作用,是修学归依法的重点。我们要对三宝作归依,归依心怎么来?要有信心。信心怎么来?要思功德。思了多少的功德,就有多大的信心。所以此处先开示三宝功德,令我们思维忆念。这样的修法非常关键重要,希望道友们重视。
【今初分四。】
首先,佛的功德可以从四个方面了知而忆念:一、身功德,二、语功德,三、意功德,四、业功德。前三科是身、语、意三门的功德。其中身功德,指的是佛身具足种种相好,包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语功德,是指佛语所具足的种种善妙功德,包括佛语能一时回答一切请问,能契合所化众生根机,及能令其断除烦恼等。意功德,指的是佛心所具的功德,也就是有智悲的无上功德。业功德,指佛的事业功德,也就是佛在作利益众生的事业时,以任运和无间这二种相而成办,极为殊胜圆满。
在这四科之后,宗大师还有一段旁述,抉择忆念佛、法、僧三宝功德而作观察修的殊胜利益等,由此教诫要重视忆念三宝功德作观察修的修法。
一、身功德
【身功德者,谓正思念诸佛相好,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
佛的身功德指要如理思维忆念诸佛的相好,这也应按照《喻赞》中所说而作忆念。这里首先显明思维佛身功德修法的内涵,其次点明此处应当如何来忆念。
首先,思维佛身功德的内涵指“谓正思念诸佛相好”,如理地思维忆念诸佛的相好。“正”,是指如理。“思念”,是思维忆念。“诸佛相好”,指诸佛的相好庄严,也就是佛身以妙相和随好作庄严。其中“相”,指佛身种种微妙、可以了别的身相。相较粗,以凡夫的心眼可以见到和了别,一般讲佛有三十二相。“好”,是指佛身令人爱乐悦意的妙好相,相较“相”而言较细,一般讲佛有八十种好。
相和好有什么差别?根据《大智度论》:“相大好小,相粗好细。”首先,相和好,都是诸佛的微妙庄严相。但相较大,凡夫心容易见到。好较微细,凡夫心不容易见。相较粗,好较细。好也称为“随好”或“随形好”。
如何如理忆念诸佛的相好?要在了知诸相好后,现出总相来作思维忆念。我们无法现量见到佛的相好,只能根据经教中所讲,了知佛的相好后,心里现出总相,然后作思维忆念。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讲法极多,在不同的经教中有不同的讲法。按主要来讲有两种:一种是《现观庄严论》归纳了《般若经》中的讲法,另外一种是《宝性论》归纳了《宝女所问经》中的讲法。我们应阅读这些经教来领会相和好的含义。
比如,按照《现观庄严论》来讲,佛三十二相包括手足具轮相,指的是佛的手心和脚掌心具有殊胜的千辐轮相,非常明显悦意。足底如龟腹,指佛的足下平整如龟腹。凡夫的脚心有一块是空的,佛的脚掌是平的,没有凹陷,像龟的腹部一样。手足指网连,指佛的手足指间有蔓网相连,犹如鹅王,并非如凡夫的手指和脚趾互相分开。柔软极细嫩,指佛的手足柔软细嫩。还有手足诸指纤长可爱,足跟宽广等等。八十随形好包括,佛的指甲如赤铜色鲜红光明,指甲色润泽,佛身体筋脉不现无结等等。凡夫的筋脉突出,可以看得到筋脉上有结,但佛并非如此。以上只是例举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详细了解内涵应参阅以上提到的经论,系统地阅读思维经论中所讲。
“此亦应如《喻赞》所说而忆念之。”此处也应当按照《喻赞》中所讲,来忆念佛的庄严色身之相。《喻赞》据说是马鸣菩萨所造《赞应赞》中,以譬喻来作赞颂的部分。
此处所讲的佛身庄严相,在法义上不难,但对如理修行来讲很关键重要,在发起对佛的信心和归依心上有很大作用,所以应当重视。
宗大师共引了《喻赞论》中的七颂,来显示佛色身的种种庄严相,令我们作忆念。我们要细心了达,铭记在心,日常随念佛的相好,如理发起信心。这样的法义应当背诵下来,方便时时忆念串修。
七颂中,第一颂总说佛身为诸相庄严,也就是总的来讲佛色身被种种庄严相所庄严。其余六颂别说佛身庄严之相,也就是分别解释佛身的种种庄严相。
【如云:“相庄严尊身,殊妙眼甘露,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
以相好作庄严的世尊色身,极为殊妙,是眼睛的甘露,如同无云的秋天虚空,以星聚而作庄严一般。“相庄严尊身”,指以相好而庄严的世尊色身。佛色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此处就是指以这样的相和好作庄严的世尊色身。“殊妙”,是指极为殊胜美妙。“眼甘露”,指成为眼睛的甘露。
甘露是一种胜妙的饮食,天界就有甘露,天人一饮用马上身心畅快愉悦,所以是极其悦意安乐的受用。眼睛不能吃东西,但能看。每当看到殊胜悦意美妙的色法境时,眼睛就很享受,非常悦意安乐。此处将佛相好庄严的色身比喻为眼睛的甘露,是表达众生的眼睛只要一见佛金色晃耀、殊胜美妙的色身,身心就处在悦意安乐的状态中,好像饮服了甘露一样。换成现代的语言,叫作“大饱眼福”。经上讲,众生因见到佛的庄严色身而获得的安乐,超过了十二年禅悦之乐。这都显示佛的色身确实是眼之甘露,不论何等众生,只要眼睛能够睹视佛的庄严色身,必定当下会获得安乐悦意的受用。
其次再以比喻显示,佛色身被诸相所庄严的美妙情形。“如无云秋空,以星聚庄严。”如同无云的秋空,以星聚来作庄严。“星聚”,就是群星聚在一起。“无云秋空”,是指秋天离云的虚空。不像夏天空中常飘有尘土、雨露等,冬天风中弥漫着风尘,秋天的虚空极干净明朗。佛的色身好比秋空,相好如同星聚。佛的色身以相好而作庄严,就如同无云的秋空以星聚来作庄严一样,非常悦意美妙。
后六颂分别讲明佛身具足怎样的相好庄严,六颂共六种相好。
【“能仁具金色,法衣端严覆,等同金山顶,为霞云缚缠。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
1、肤金色相
能仁佛陀具足金色的色身,以法衣端严地覆盖着,等同金山之顶被彩云缠绕着。此处以譬喻显示了佛金色身穿搭法衣后的庄严之相。前两颂描述佛的庄严相,后两颂以譬喻显示佛的色身具足庄严。
“能仁”,是释迦的意译,指的是释迦佛。佛陀能禁止三门的恶行,或者能行仁慈,因此称为“能仁”。
在三十二相中,佛的皮肤是金色,全身极其庄严。这样金色的佛身以法衣覆盖,显得极其端严。这种情形就犹如金山的山顶被彩云缠绕着。金山远远望去,金碧辉煌,上面有彩云将金山之顶缠缚。佛陀金色之身上,覆以褐色的法衣,就如同这般庄严妙好。忆念时心中要浮现这样的庄严相。
2、面如满月相
“尊怙无严饰,面轮极光满,离云满月轮,亦莫能及此。”面如满月相是八十随好中的一好,指佛的面轮如同十五的满月一般美好。怙主世尊您没有庄严的饰品,面轮都极其光洁圆满,离云的十五圆满月轮,也不能与此相比。由此显示了佛世尊面轮如同满月,超胜满月。
“尊怙无严饰”,怙主世尊您不必要庄严的饰品。世间人会以璎珞、手串等作庄严,来显示色身的好看,而佛不需要这些庄严饰品,自然有种种妙相。佛的面轮(脸庞)极其光洁圆满,离开了云翳的十五圆满月轮也比不上,以此显示佛的面轮超胜十五的月亮,更为光净圆满。从这里也能知道,佛的脸庞应该会放光,极为殊胜美妙。
3、口如莲花相
《现观庄严论》在讲八十好时,讲到唇红如频婆果,也就是佛世尊的口唇很红润,就好像频婆果一样。今天还能看到那种红色的小果,非常红润好看。佛的口唇红润,就像这个频婆果一样。此处讲佛口如妙莲,应该与这一好相对应。
“尊口妙莲花,与莲日开放,蜂见疑莲华,当如悬索转。”世尊的口唇如同微妙莲花一般妙好,与莲花在日光下开放的时候,蜜蜂见到,分不清哪个是莲花哪个是佛口,就怀疑世尊的口唇为莲花,于是就在佛的口唇前面,如同悬挂的绳索一般,来回旋转飞绕。以这样的情形显示佛世尊口唇的微妙庄严。
“尊口妙莲花”,世尊的口就如同微妙的莲花。如“妙莲花”可以从两分理解:一是颜色,二是形状。佛的口唇极其红润,如同红莲花一般美妙。口唇形状也好像莲花苞一样,极为相似。
如同微妙莲花一般的佛的口唇,与真实的莲花在日光下开放,由于极为相像的缘故,蜜蜂见了都分不清哪个是佛,哪个是莲花,只感觉这两个都像是莲花一样美妙。于是蜜蜂误以为佛的口可能就是莲花,想上前来采蜜,一直在佛口前像悬挂的绳索一样,来回飞绕、打转。从这样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连蜜蜂都误以为佛口是莲花,佛的口唇确实极其美妙,如同莲花一般。
以上三种庄严相是有次第的,首先总体讲佛身金色,法衣端严而覆,其次缩小到佛的面轮,然后缩小到佛的口唇,下面再缩小到口唇中的牙齿。
4、齿洁白相
“尊面具金色,洁白齿端严,如净秋月光,照入金山隙。”世尊的面容具有金色,四十牙齿极其洁白端严,就如同清净秋天夜晚的月光,照到了金山的缝隙当中,或者山涧当中。这一颂前两句讲世尊的微妙相,后两句以譬喻显示。这样的画面非常美妙,我们应用心思择忆念。
“尊面具金色”,世尊的面轮具足金色。前面讲到世尊的皮肤是金色的,所以全身都是真金色,面轮也是金色,非常庄严。金色的面轮,如同满月一般,还有光明。
在这样金色光满的佛面轮上,“洁白齿端严”,洁白的四十牙齿极其端严。佛以因地修善的力量,牙齿极其整齐庄严洁白。此处主要就洁白相来讲。金色的面容上有洁白的四十齿,这种情形就好像清净的秋天夜晚的月光,照到了金山缝隙或山涧当中一样。这里的譬喻如诗如画,我们要细心体会这种美妙的画面,由此来比推佛世尊的美妙面容。
秋天的夜晚月光非常皎洁,皎洁的月光照到金山上,金山显得金光灿灿,极其晃耀。“金山隙”,大概是指山中的山涧。月光照入山涧,山涧大概会反射出亮亮的白色,与耀眼的金山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譬喻佛面金色齿洁白的庄严相。金色的面轮上,有着极其洁白端严的牙齿,就好像金山被月光映照,山中的山涧泛出亮亮的白色一样,非常好看。
5、手具足轮相
“应供尊右手,为轮相殊饰,由以手安慰,生死所怖人。”应当堪为人天众生供养处的世尊,右手有轮相作殊胜庄严,世尊以这样具轮相的手,来安慰被生死苦所怖畏的众生。
佛世尊的手上具足庄严的轮相,轮相极其清晰殊胜美妙,佛就以这样的手,来安慰并救度生死中的可怜众生,说:“你们不要害怕,我来救护你们!”
6、足具足轮相
“能仁游行时,双足如妙莲,印画此地上,莲华何能严!”能仁佛陀在游行的时候,双脚掌心如同莲花一般的吉祥纹,印画在此大地上,令莲花都不能成庄严了,莲花哪里能算庄严呢?
佛双脚掌印出来的吉祥纹画,超过了莲花的美妙。因为佛脚掌中具足千辐轮相,轮相极其美妙,有一千辐等等。这样的轮相印在大地上,由于纹画非常美妙,超胜了莲花,所以说“莲花何能严”。莲花怎么能算庄严呢?佛脚底印出来的轮相更为庄严,超胜了莲花之美。
以上显示了佛世尊色身所具足的种种庄严妙好。我们应将《赞应赞》中所讲,铭记在心,数数忆念。这样忆念一刹那都有很大的功德利益。




下面补充抉择佛身的因、体性和作用,系统了解后对生信有很大的帮助。
佛身的因、体性与作用
1、因
佛身功德的因,指的是三大阿僧祗劫修习与智慧双运的福德资粮,达至圆满而成就。以前讲过,佛世尊的色身由无量福慧资粮修习圆满后感得,主要以福德资粮形成了佛的色身。
佛的色身是由无量资粮所显示出的妙相,这一点可以根据《宝鬘论》中所讲来了解。在《宝鬘论》中龙树菩萨讲:世间一切声闻缘觉、小乘圣者和其余世间凡夫的福德,其总和的十倍,成就佛身一个毛孔庄严相的福德。佛全身所有毛孔福德的百倍,成就佛色身的一个随好,总共有八十随好。佛所有八十随好福德的百倍,成就三十二相中的一相。三十二相所有福德聚的千倍,成就佛的眉间白毫相。以能成就眉间白毫相福德的亿倍,成就佛的无见顶相。以成就无见顶相福德的百亿俱胝倍,成就佛的一个十力法螺。由此就了解,成就佛色身的福德无量无边,佛一个毛孔的福德,就已经是尽人间所有小乘圣者和凡夫福德聚的总和了。
有些智者还说,《宝鬘论》只是从主要方面来讲。也就是实际而言,成就佛色身的福德无量无边,但为了让凡夫心好理解,龙树菩萨就以百千等数量,来作比较显示。实际要晓得佛色身的福德不止此处所讲这么多,这里是就主要而言,如果广讲佛的福德,那是凡夫心无法了达的。
从这里不难了解,要成就佛微妙庄严的色身,确实要经历无量劫的修持,圆满了福德资粮才能感现。有一点需要明辨,智慧资粮成就佛的法身,福德资粮成就佛的色身。
2、体性
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体性如何?转轮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但佛色身的三十二相等,超胜转轮王。《宝鬘论》中讲:“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转轮王虽然具足三十二相,但是在清净、庄严和明显等上面,还不到佛的一分,所以佛色身的庄严相极为清净、庄严和明显。
其次,也可就佛色身相好等的本体直接作观察。在有些道次第引导中讲:佛色身的相好是色法的体性,这种色法与其余一般色法不同。《能入发生信力契印经》中讲过:佛的色身是能遍观一切相的智慧的自色。换句话说,佛的色身是一切种智的自色,是从佛一切种智中现出来的微妙的色身庄严,这个色身庄严是智慧自色。佛的智慧有显现色法的一分,佛的色身就是从佛的智慧中显现出的妙色,因此每一种妙相随好,都能现见一切所知。这是从甚深层面表达佛色身相好的体性。因为佛的相好就是一切种智的自色,属于一切种智所现,所以妙相本身就如同一切种智一般,遍见一切所知。还讲到:以这样的福德相好,在无边刹土中,能示现佛十二相成道的事业相,像幻师一样,现佛的种种色身,对无边众生作饶益。所以佛的色身不止是色法的身体庄严,还能遍见一切所知,能发挥一切种智的功能,并且在十方世界示现佛成道等的种种事业相,度化众生,极为微妙不可思议。
另外,在《入中论》中还讲到:佛一毛孔中能显现三世一切的佛身国土庄严,和有学道的菩萨大行等等。
3、作用
佛身的作用,简单而言,就是能达成利益众生。以前讲过,《宝性论》云:“自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胜义身,他利圆满功德处,即一切佛世俗身。”佛的胜义法身是自利圆满的功德依处,佛的色身是一切他利圆满的功德依处。也就是,一切利他圆满都要依于佛的色身而成办,佛现出报、化色身,能成满无边众生的心愿,作利益众生的事业。
另外在经教中还讲过,如众生能暂得睹见佛的微妙色身,就能种下殊胜的解脱种子。任何众生只要佛的色身一历眼根,决定当来要获得解脱。由见如来身、闻如来语,都能种下涅槃菩提的善根因缘,功德极为殊胜。
再者,《宝性论》中还讲到:“佛陀进入聚落时,无目盲人重得目,远离无义诸恶法,见佛获利而觉受。”佛陀进入聚落城镇等的时候,很多苦难众生都会获得大利,不能见色法的盲人,以佛来的缘故,马上加持得以重见色法,人们内心种种的烦恼恶心都能得以遣除,让人们远离无义恶法。由此可知,见佛能获得如是等的大利。
众多经论中都宣讲了佛身的重大作用,佛现出微妙色身,能令众生见后深生欢喜,而获得大利益。
以上按照讲义略讲了佛色身的因、体性和作用。总的来讲,首先要了解佛色身的微妙功德无量无边,现前愚痴凡夫心无法无余了达,但也可以按宗大师等所开演的佛身的微妙法义,作少分的了解,而作观察忆念。






恭摘|归乡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归依三宝修法——思维佛的身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