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莲池大师《七笔勾》略解——功名、眷属一笔勾
作为修行者,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一旦出现懈怠,说明我 ..
级别: 至尊会员
UID: 384370
精华: 0
发帖: 2501
威望: 1993 点
金钱: 20438 RMB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 6561(时)
注册时间: 2023-09-18
最后登录: 2024-06-29
楼主  发表于: 2024-06-22 19:00

0 莲池大师《七笔勾》略解——功名、眷属一笔勾

莲池大师出家时写了《七笔勾》,表明自己舍离世间父母、妻子、儿女、功名、富贵等愿心,前三段明显说到舍离父母、夫妻、儿女的决心。上面尊者的教言是直击要害,看清儿女等过患而舍离,莲池大师的教言则是随顺世间观念显明耽执无意,而誓愿舍离。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首先第一段是就父母来讲,父母的恩德重于泰山,以世间怎样高等的供养也无从酬报其恩。古代就是“五鼎三牲”,代表各种现生、死后的供养。“五鼎”是父母在世时供养很多好吃的,“三牲”是死后各种祭祀。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以各种财物等孝养父母,这些无从报答父母恩。
只有双亲远离尘垢,子道方能成就,即孝道才做到位。只有想办法让父母远离尘垢、入道修行、往生净土、成证菩提,才做到儿女的本分。依世间方式孝养当然也需要,但不足为奇,报答不了父母多少深恩。
“嗏,出世大因由,凡情怎剖?”大师感叹说,出世间的大因由,凡夫的妄情怎能剖析见到呢?这是说真正的出家之士能报答父母深恩,而这种出家修行的报恩心,世间凡情怎能够了知?
“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孝子贤孙还是好好向真空去究察,即要好好修法。真正的孝顺是自己向道修行,一旦证道悟道,有能力引导父母神识获得超脱,才是真正报答父母的恩德。现生的各种报恩方式都不足报,只能让父母得到点口体之乐,并不能由此修持善根、获得解脱、永超生死,反而可能因自己的所谓孝顺,比如给父母供养各种肉食等,令父母造重恶业,死后堕得更深。以孝顺心行损害事极有可能,因此真正的孝顺是好自修行。
“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五色金章”,过去功成名就后族谱上会赫赫写下名字,意思是说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这是国人过去非常重大的观念,首当其冲就是光宗耀祖,让父母显赫。要把这个念头放下,这样做没有用,出家学道才是真报恩。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时两相守,缘尽还分手。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
下面讲舍弃夫妻爱执。夫妻就像凤凰青鸾一般,是密切的伴侣,彼此恩爱牵缠,哪一天才能止息呢?活着的时候相互厮守,因缘一尽还是要分手。夫妻就像树上的鸟儿,暂时停留在一棵树上,天一亮各自飞走。所谓“大限来时各自飞”,谁也顾不了谁,彼此再恩爱,还是要分手。
“嗏,为你两绸缪,披枷带杻”,想到为了你两相绸缪,彼此都披枷带锁系缚在生死中,因此要看破。
“觑破冤家,各自寻门走”,要看破对方是冤家。彼此相爱才披枷带锁,把自己锁在生死中,因此对方不是冤家是什么呢?要看破这点,各自找门路求解脱,不然等大限到来就没有能力挽回了。
“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鱼水夫妻”,鱼跟水相互资助,鱼得水才能够自在游行,这是形容夫妻关系密切,感情好。像这样的鱼水夫妻要一笔勾销,放弃夫妻感情。这不是说大家现在就要各自分开,是说内心放下爱执。莲池大师是行为上也做到了,这是他出家时所写,在家学人暂时做不到,就内心放下爱执。
身似疮疣,莫为儿孙作远忧。忆昔燕山窦,今日还在否?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因此把,贵子兰孙一笔勾。
再讲舍弃爱执儿女子孙。我们的身体就像脓疮、毒瘤一样,自身已经大患难解,哪有功夫替儿女子孙忧心?应当考虑自己,这个蕴身就是毒疮,时时引发现生各种痛苦,将来死后又要入于恶趣等处。自己尚且是大患在身之人,要替自己考虑了,不要再为儿孙做太多谋划。
“忆昔燕山窦”,想想过去的窦燕山。《三字经》中讲过这个人,他培养了五个孩子,都出人头地。他一开始造了很多恶业,后来发心改恶修善,立志培养子弟,家中收藏了很多好书,同时建造讲堂,聘请好老师教自家儿女。远近穷人家的孩子想读书没有条件,送过来也接收,做了很多好事。当时他主要是培养自己的孩子,五个孩子长大后也的确都成贤德之人,为当世所称赞。但又能如何?现在还在吗?都不在了,什么都没剩下!所以为儿女做筹划有什么实义?
“嗏,毕竟有时休,总归无后”,毕竟有休歇的时候,总归没有后人。就像窦燕山培养了后人,现在他们在哪儿呢?我们也一样,你的培养未必能超过窦燕山,培养得再好过个千年再看,有什么用呢?“毕竟无后”,不会有真正的后代,这样就绞绝自己的心。
“谁识当人,万古常如旧”,谁能够认识到自己万古恒常的本性呢?我们培养儿女,不外乎想儿女是自己身体的延续,想让自己以另一种方式生活在这世上。但这有什么用?当时儿女是培养好了,在世上延续,可是千年后再看又有什么?就像窦燕山,他培养的那些后代现在在哪儿呢?
如果真想延续生命,何不认识自己当人的本性?我们的本性亘古亘今、常恒不变,不会生灭迁移。所以若真想延续生命,应当勇悍地向内发掘本性。一旦认识到自性,自己就亘古不变、不生不死。因此要把贤善子孙一笔勾销,不要耽著顾恋。
由以上思维要认定亲友过患、爱著无义等,从内心舍离爱执,这样在亲友发生无常彼此分离等时,内心能淡然处之而不忧恼,从爱别离苦中超脱出来。同时内心放下根本的爱执之故,在解脱道上就有了进趣的机会。所以这样的修法是非常殊胜的除苦教授、厌离教授、解脱教授,应珍重受持。
 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 ≌≌佛学世界≌≌ » 莲池大师《七笔勾》略解——功名、眷属一笔勾